首页 资讯 正文

从“烂泥村”到“示范村”:看这位村支书的“振兴答卷”

体育正文 155 0

从“烂泥村”到“示范村”:看这位村支书的“振兴答卷”

从“烂泥村”到“示范村”:看这位村支书的“振兴答卷”

仲夏时节,走进禹城市辛店镇前(qián)刘村,红瓦白墙的(de)(de)(de)民居整整齐齐,新铺的水泥(ní)路直通家家户户,垃圾分类亭旁,几位老人正将菜叶投进厨余垃圾桶,雨水顺着统一安装的排水管汇入清澈的明渠,孩童追逐(zhuīzhú)的笑声里,混着远处面粉加工厂机器的轻微嗡鸣……谁能想到,眼前(yǎnqián)这个村庄在19年前还是个“出门两脚泥、喝水靠肩挑”的落后村?而让这片土地发生蜕变的,正是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为灯塔,扎根乡土19载的基层村党支部书记——任于民。 19年(nián)前(qián)的(de)前刘村,人口外流、环境脏乱差、干部老化(lǎohuà)、村集体负债累累。2006年,43岁的任于民,从村文书岗位上挑起重担,竞选成为村党支部书记。“那时的村子,脏、乱、差,透着一股(yīgǔ)‘烂劲’。”他回忆道,“道路狭窄,村民出行不便;排水不畅,雨水混着养殖废水肆意横流;分地纠纷频发,村集体人心涣散。”面对(miànduì)挑战,任于民没有退缩,他带领党员干部开挖新渠,疏通排水,彻底解决(chèdǐjiějué)了雨天的积水问题。“一年干一个事,一步一步走,干一个成一个。”任于民的朴实信念,一直支撑着他走到(dào)今天。 2016年,前刘村迎来转折点:山东省(shāndōngshěng)一事一议财政奖补“乡村连片治理”项目落地前刘村。任于民的难题(nántí)也接踵而至:有村民嫌施工占了(le)自家的几棵树要索赔、有几户老人守着“祖上传下的三分地”死活(sǐhuó)不肯让(ràng),还有人背后议论“他是为了给自己捞政绩”。最焦头烂额时,他白天在村里盯着施工质量,晚上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,硬是凭着“一碗水端平”的公道和“豁出去干”的拼劲,把一个个“拦路虎”变成了“垫脚石”。曾经坑洼的土路拓成了4米宽的水泥路,太阳能路灯沿着路边(lùbiān)一直亮到村尾,雨天再也不见“泥里踩、水里蹚”的狼狈,村西头(xītóu)的文化广场(guǎngchǎng)上,篮球架和健身器材锃亮,傍晚的广场舞音乐能传到二(èr)里外的田埂上,老百姓纷纷竖起了大拇指(dàmǔzhǐ)。 村里的(de)环境好了,任于民又开始琢磨起来:“怎么能让村民富(fù)起来?”同年,在(zài)辛店镇政府的支持下,他带领村党支部创办泓瑞种植专业合作社,流转246.16亩土地,建起58个蔬菜大棚,第一年便大获丰收。村民尝到了规模种植的甜头(tiántóu),也(yě)坚定了跟着任书记干的决心。 但2017年开始(kāishǐ),连续两年的(de)大雨(dàyǔ)导致大棚严重减产,大棚租户纷纷打了退堂鼓,这给了任于民沉重一击(yījī),也让他意识到了合作社运营的资金和技术短板。“当时合作社在市场销售蔬菜(shūcài)的时候,市场上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:‘孟氏蔬菜的销售额占整个市场的80%’,咱就寻思找(zhǎo)孟总试试。”任于民说。通过政府引荐和多方帮助,孟氏蔬菜种植基地于2018年成功落地前刘村(liúcūn),58个蔬菜大棚被重新盘活。 现如今,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;与(yǔ)孟氏蔬菜合作的黑小麦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600多亩,平均亩产达900斤。今年,黑小麦收购价每斤2.25元(yuán),比普通小麦高出(gāochū)1.1元,村民腰包鼓了,笑容多了。去年,前刘村与辛店镇(xīndiànzhèn)济俊消防科技有限公司、孟氏蔬菜基地合作建成面粉加工厂,每小时出产(chūchǎn)800斤黑麦面粉,品牌“食御道”走俏市场,5斤装售价60元,预计今年仅(jǐn)销售面粉一项(yīxiàng)就能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。 在任于民的带领下,前刘村从“后进村”跃升为“示范村(shìfàncūn)”。19年来,村内无一例(yīlì)上访事件,荣获了德州市文明村、禹城市(yǔchéngshì)十佳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;2011年,前刘村党支部(dǎngzhībù)被中共德州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。这些荣誉的背后,是任于民以磐石般的初心,对乡村振兴使命的践行。就如前刘村村民所说:“任书记就是(jiùshì)我们村的‘领头雁’,跟着他干我们就有(yǒu)奔头!” 接下来,任于民对前刘村有着更远大的规划:他计划继续扩大土地流转,带动周边(zhōubiān)村落成方连片种植黑小麦,实现(shíxiàn)增产增收;规划建设黑麦面包车间,延伸产业链,开拓消费市场;通过“村集体(jítǐ)+企业+农户”模式,引入(yǐnrù)中国水稻(shuǐdào)研究所生物菌技术,打造(dǎzào)纯净田园(tiányuán);成立德泉纯净食品(山东)有限公司,实现一体化经营。“乡村振兴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”任于民说,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我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,带领乡亲们越过越好!” (大众新闻记者 贺(hè)莹莹 通讯员 周志娟 王秦政(wángqínzhèng) )
从“烂泥村”到“示范村”:看这位村支书的“振兴答卷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